因为自知当不了先知,就老老实实地一步一步与所有人从困惑迷惘中找出路。
当我们知道各自的软弱而渴望互相支持向上时,才是转机的开始。 人间要戏剧化起来,往往超出编剧人的想象。...
短文是网络文化消减人坚持深刻思考的利刃,平日我也引以为戒。
透过流量传播引导我们沉溺在廉价宏伟的虚拟中,躲避自己不愿意面对的真实。
数字时代也是议术时代,十数年过去时机也成熟,到了韭菜收割期。
由买卖双方来定义作品价值,两人对于此作品的认同程度与别人无关。
所有的风向球就如同时尚潮流一般,总是四处转移;特别当大多数人跟从时。
资金投向以流量为一个最重要的判断,真实转换率与质量则仍是不可测的谜。
他从不玩文字游戏,作品中总有朴素而接近口语倾诉的亲和感。
只是成名越来越短暂,当代艺术的评价与流量是对等的吗?
如果叶永青先生的作品依旧默默无名,是否这样的指控就不会引人议论?
曾经以为艺术只是个人的小爱好,现在俨然已成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技了。
我跳离了闺密的方向,在对友情的怀念之中隐约隐藏着逝去的恋情。
运气好遇到与自己感受相近的作品时,自然有着吾道不孤的安慰
现在回看当时的文学、美术、音乐、电影等,都有着不可重复的美好。
那一首首熟悉的音乐串连成故事时,心中还是有着一次一次的惊叹。
最初对艺术性与币值流通新定义的信仰均已淡去,这是两者相近之处。
人们为什么评价真伪?是在捍卫艺术家,还是捍卫自己的资产?
整个生活里,“吃”是自己最不自信,同时也可能是最隐秘、最自我的部分。
用什么样的感受去打开阅读常玉作品,这也许也是音乐打开艺术阅读的方式。